色欲文 > 穿越重生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407节

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407节

推荐阅读:恶魔双子(双胞胎兄妹骨科1V1)试婚春风雨(纯百)当我嫁人后,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【西方罗曼】高H合集(强制,乙女,美人受)[OP]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(np)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【R18G】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

    龚旭说道:“县衙那边倒是给了指点,说是让我们把手底下的田地卖给朝廷,让我们去兴办什么水泥厂、钢铁厂、纺织厂。”
    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
    众人不解。
    “鬼知道呢。”
    龚旭挠挠头道:“何况这玩意儿能不能赚还难说,我也稍微打听了,光前期的投入就巨大,万一不赚钱,岂不是要倾家荡产?”
    “那算了,这地是祖上留下来的,打死我都不会卖。”
    其他人摇摇头。
    “现在的问题是咱们得拿个章程出来,县衙那边也没法子,州府、御史司、皇城司到处在查。”
    王玮双手一摊说道:“若是查到县尊包庇,那就是要削官罢职的,人家可不会为了我们与朝廷作对,送再多的银钱都无用啊。”
    “如今朝廷这是要把我们逼死不成?”
    潘识很是愤怒。
    其实前些年朝廷的税比现在还高,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0%,但当时他们虽然也被剥削严重,却勉强还能生活下去。
    原因在于当时的粮价比较高,特别是和西夏辽国打仗时期,哪怕税收高点,他们依旧靠着手里剩余的粮食,通过高额的粮价仍然赚得盆满钵满。
    庆历二年就是最好的时代了,仗刚刚打完没多久,粮价下跌得不算多,甚至比平常年岁好高些,朝廷又大幅度削减农业税。他们再继续压榨佃户,三头通吃,可谓是赚足了利润。
    直到去年和今年,粮价从平常年份的三百多文一石,跌到了现在二百多文一石,可因为税收下降了,他们还是有充足的利润空间,饿死谁都不会饿死他们这些大地主。
    但在粮价下跌,朝廷又加大税收的情况下,那他们就有点难受了。虽然税率依旧没有达到最高点,可过惯了好日子,谁又希望回到从前那样被收高额税呢?
    所以一个个愁眉苦脸,上蹿下跳。
    其实这个时候朝廷已经给了他们选择,那就是逼着他们从事商人行列,投资钢铁厂、纺织厂、水泥厂,加入到时代的风口上去。
    在此时如果投身其中,正赶上赵骏改革的关键时候,那就一头猪站在风口上都能起飞。
    可架不住总有目光短浅之辈,错过这次机遇。
    甚至还走错了路。
    就听到张若海忽然说道:“诸位,再这样下去,我等都要卖田卖地。为今之计,我看也只有一个办法了。”
    “什么办法?”
    众人看向他。
    张若海沉声道:“我们所有的田也不过是苏州一隅,偌大太湖,偌大江浙,不知道多少富户因此而破落。若是我们能够将他们联合起来,向朝廷抗议,或许能让朝廷收回成名。”
    “你疯了?”
    王玮惊讶道:“难道不怕朝廷把你抓起来治罪?”
    “诸位不要忘了,法不责众。”
    张若海说道:“若是一个两个,朝廷必定重拳。若是千个万个呢?受害的士绅富户岂止我们几家,若是串联起来,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!”
    法不责众?
    几个人互相对视,若有所思。
    对啊。
    如果他们一起联合起来,也许真的会让朝廷退一步。
    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。
    后世雍正四年,江浙士绅在浙江巡抚衙门抗议摊丁入亩,被当时的浙江巡抚李卫强力镇压。
    而赵骏。
    自是会比李卫更狠。
    第310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
    庆历五年十月二十四日,已是初冬时节,天气早已转冷,虽未下雪,却已结霜。
    然汴梁开封,依旧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    上午辰时末刻,也就是早上九点钟的时候,赵骏等宰相正在办公,他们都各自看着分管部门这几天上报过来的文件。
    屋内大门紧闭,窗子只开了一条缝,屋子里的布局早就有了新的变化,最直观的就是供暖桌。
    这种桌子是普通的八仙桌,又有点像麻将桌,区别在于它是全钢铁制作,并且上面有一个盖,打开之后可以放入燃烧的蜂窝煤。
    而且下面还有一根钢铁管道连接着室外,让一氧化碳排到室外去,防止煤气中毒的事情发生。
    这种供暖桌制造并不难,难的是里面的蜂窝煤,但赵祯找到了蜂窝煤的配方,朝廷又在郊外建设蜂窝煤厂之后,供暖桌和煤炉便逐渐流行起来。
    此刻一堆老头们围坐在这铁桌边说着最近几天的公务。
    “这是今年各院新进进士的实习报告,这个叫冯京的不愧是状元,还是三元及第,在税务部观政,表现还是不错的,拿到了较高的评价。”
    “这个叫贾黯的也不错,就是性格有点刚直,被点评为榜眼,不然若是在平常年份,应该也是状元之才啊。”
    “比较优秀的挑出来,明年年初磨勘的时候,就先让他们去各地担任县令,看看政绩吧。实习期间表现好,不代表在地方上表现就好,还是要磨砺一下。”
    赵骏埋在公文里,头也不抬地说道。
    最近几年虽然科举进士依旧是含金量最高的官场入场券,但从后年开始,他就打算正式开始纳入一定的物理和生物知识。
    儒家经书不会教你当官的道理,数理化也不会。可官员必须什么都懂点,基本的理科知识还是要有。
    否则的话思想不能开拓,就可能出现那种保守派抵制科学,视科学为奇技淫巧的现象,沉浸在以前的落后思想里出不来。
    所以最近这两年的科举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,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件事,不得不提前参加科举。比如冯京历史上是庆历八年,贾黯历史上是庆历六年,现在都提前科举了。
    不过他们的水平还是够硬,分别包揽了状元和榜眼,显然也没有辱没他们在历史上的能力。
    “汉龙,这是今天工商部上的劄子,你看看。”
    旁边的晏殊把公文递到赵骏旁边。
    赵骏接过来扫了几眼,笑道:“果然还是得利益催动,商人们才会纷纷跟着走啊。”
    “也是汉龙这一招确实灵,现在全城到处都在动工,开拓河渠的开拓河渠,新修房屋的新修房屋,那些商人们见了,自然也会来问问。”
    李迪停下手中的文书,扭过头不着痕迹地拍了个马匹。
    “钢筋水泥造的房子还是更加坚固,虽然不一定美观,可在防火上比木屋强太多。这汴梁要是出一场大火,不知道死多少人哦。”
    “不错,我若是商人们也想问问这房子该怎么造。商人都是逐利的,有新鲜玩意儿出现,他们也会跟风。”
    “这是不是汉龙说的那样,朝廷先做出表率,那么手握资本的那些人,也会闻风而至?”
    吕夷简、王曾等几个人纷纷说着。
    赵骏点点头笑道:“是,资本就是这样。只要明年放出风去,说以后朝廷会大量收购钢筋水泥来修筑河堤、城墙,要不了多久,钢铁厂、水泥厂和砖瓦厂就会到处遍布。”
    “这种事情果然还是要有国家的引导才行。”
    众人纷纷称赞。
    以前他们还不能理解,汴梁没有合适的铁矿、煤矿、石灰石矿。
    黏土矿倒是有,但要想造钢铁和水泥,每次都必须从外地运来,费时费力,硬要建厂子做什么。
    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赵骏的深谋远虑。
    厂子建好之后,刚好朝廷为了解决日益高涨的房价,需要大量建造公房,于是一栋栋类似于筒子楼的廉租房拔地而起。
    又恰好汴梁人口暴增,城市开始对外扩张,城外的郊区也渐渐纳入到城市体系范围,就更需要大量建设。
    结果就是建好的钢铁厂和水泥厂派上了用途,光修建官邸、建造官员宿舍、翻修宫殿等等,就用掉了汴梁水泥厂和钢铁厂的全部产能,同时还养活了几家砖瓦厂。
    商人们一看,这钢铁厂和水泥厂好像蛮赚钱的,就有不少与官员熟稔的大商人来询问。包括工商部扶持的那几个巨头大贾,也都想过来掺和一脚。
    赵骏自然是明白光靠朝廷肯定是不能那么快把工业体系建设出来,还得依靠资本的主观能动性,因此这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。
    “那就刚刚好,今年年底,咱们拟定一份关于推动民间钢铁厂、水泥厂、纺织厂、砖厂的建设章程文件出来,让工商部那边多组织国内的大商人谈谈,在各地主要城市建立起一定工业体系。”
    赵骏想了想说到:“比如成都、广州、浙江、大名府、河南府、应天府之类的地方。还有让自然资源部那边实地考察一下,有没有离运河较近,资源充足之地。”
    “嗯,这事我会去留意。”
    晏殊负责与工商部那边对接,所以点点头表示明白。
    赵骏又扭头看向吕夷简道:“老吕,各地御史司和路州县的公文报告怎么样了?年底能够统计好吗?”
    “这方面的数据还在统计当中,不过京畿路的人口已经普查出来了,你要不要看看?”
    吕夷简抬起头说到。
    “看看吧。”
    “给。”
    “新增了多少人口?”
    赵骏一边接过来一边随口问了一句。
    “两万一千六百四十二户。”
    “嚯。”
    赵骏手一抖,差点没把公文给掉地上。
    史料记载,宋仁宗宝元年间人口为1017万户,其中男丁人口达到了2059.53万人。
    按照一户平均五口来计算,总人数大概在五千万左右,到宋仁宗末期,人口才增长到了1246万户,男丁人口2642万人。
    但这显然只是记录了一个大概数字,因为古代不仅户籍资料难以统计,还有很多不想纳税的黑户,所以这个数字基本上只供参考,实际数字绝对不止这么多。
    最典型的就是一户人家远不止五人。
    宋代禁止父母在的时候分家,如果父母都没有离世或者还有一人在世,那么兄弟之间就必须继续待在户口本上。
    哪怕几个兄弟都各自娶了老婆,生了子女,有一个庞大的家族,即便是这个家族有十几二十人,只要父母还在,那他们便依旧算一户,而不是各自分出几户小家庭。
    另外男丁人数统计也有一定迷惑性,因为宋朝人口统计很多方面都是参考的纳税人的人数来做的统计。
    而宋代只会统计15岁到60岁之间交丁税的成年男子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seyuwen.com/book/86802/22471162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www.seyuwen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