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欲文 > 穿越重生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265节

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第265节

推荐阅读:恶魔双子(双胞胎兄妹骨科1V1)试婚春风雨(纯百)当我嫁人后,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【西方罗曼】高H合集(强制,乙女,美人受)[OP]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太怕被操所以全点武力值了(np)越想越羞耻就删掉书名了【R18G】浮生若梦般的依恋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

    王随快死了?
    赵骏一愣,随后叹了口气,“唉,生老病死,人之常情啊。就算是后世科技发达,也只能延长寿命,而不能阻止死亡。”
    “好了,先回宫吧,官家在等你呢。”
    王曾说道。
    回去的路上由于王随的事情众人都没怎么有兴致。
    毕竟政制院成立之后,他们几个人就成为了固定宰相,而不像以前那样需要争权夺利,通过打倒对方来完成自己的权力集中。
    因此众人之间关系就缓和了许多。
    虽然吕夷简和王曾还时常互呛,但也少了以前那样你死我活、剑拔弩张的感觉。
    王随那边重病缠身,御医说大抵是活不过今年。
    而政制院这群老头,最年轻的是宋绶和晏殊,今年都是48岁,其次是范仲淹和蔡齐,分别是51和52岁。
    接着吕夷简跟王曾,一个60岁,一个61岁。最老的是盛度,71岁。
    王随比盛度小6岁,今年65,却走到了盛度前面,亦是让他们这些人感慨。
    毕竟对于他们来说,如果人只能活到六七十岁的话,那他们也其实没几年活头了。
    还有什么放不下呢?
    一路入了皇宫,赵祯在西华门内等着。
    远远的见到,赵祯就直接走出了宫门,少见地来到城外,主动到了近前忍不住呼喊道:“大……汉龙。”
    他差点喊出大孙。
    要知道现在除了吕夷简他们外,周围还有很多禁军士兵,要是被他们听见赵骏和赵祯的真实关系,恐怕一下子就能点燃汴梁舆论。
    “陛下!”
    赵骏走上前,拱了拱手,然后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人。
    这他妈是赵祯?
    就看到赵祯面黄肌瘦,双眼无神,黑眼圈严重,整个人憔悴了许多。
    跟当初离开汴梁之前,判若两人。
    “汉龙。”
    赵祯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,上下打量,然后叹道:“你瘦了,头发也白了……这两年你都遭受了什么苦?”
    “跟官家忧国忧民比起来,我还是差得远。官家这两年,也……”
    赵骏欲言又止。
    要不是他知道这年头似乎只有五石散,没有鸦片,他甚至都怀疑自己不在的日子里,赵祯天天抽大烟去了。
    “最近这半年来,官家确实每日忧愁。”
    晏殊说道:“清早起来上朝议,白日从早上到黄昏,都要在崇政殿处理政务,时常茶饭不思,日渐消瘦啊。”
    赵骏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道:“官家终于意识到,大宋再这样下去,就要灭国了,这是好事啊。”
    “额……”
    赵祯心虚地点点头,随后说道:“先回宫再说吧。”
    众人便进了皇宫。
    一路说说笑笑,回到了崇政殿中。
    赵骏进入屋内,看了眼笔记本,正闭合着放在赵祯的书桌上。
    大家各自坐下。
    赵祯坐在桌案后,手不自觉摸向了鼠标,又很快意识到什么缩了回来,这才侧头问道:“此番大孙去了地方近三年,有什么收获吗?”
    “收获很大啊。”
    赵骏感叹道:“以前只觉得大宋百姓苦,可光看史书,其实很难共情他们到底有多苦。但现在踏踏实实地在地方走了那么久,看了太多事情,才明白他们的处境有多艰难。”
    他说着环顾四周,认认真真地说道:“后世咱们新时代也不富裕,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可毕竟有那么多人口,不可能人人都条件好,百姓生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,但至少已经很难再饿死人,而现在……”
    现在的大宋百姓,至少四五成以上,都游走在饿死的边缘。一旦出现灾荒,那是不知道多少人倒下。小农经济顽强而又脆弱,顽强的是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延续,脆弱的是,稍微一碰,就是濒临灭亡。
    众人又何尝不知道这些,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。
    吕夷简更是沉声说道:“正如汉龙所言,大宋生产力不足,地方上问题多多,钱粮缺乏,终究是不能保证人人都安居乐业,生活安康。”
    “也不是不能保证,就是条件太苛刻了。”
    “什么条件?”
    “很简单。”
    赵骏面无表情地道:“打土豪分田地,彻底完成一次大洗牌,把地主的田分给百姓,一切就能回到正轨。”
    “额……”
    众人互相对视,就连赵祯的脸上都面露难色。
    这件事情其实他们以前也听赵骏在提及伟人的时候说过,或者说即便是不提土地改革,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。
    西汉末年大臣师丹,早就意识到土地兼并的严重性,提出“限田限奴”“分发土地”“抑制兼并”等等。
    但在权贵以及利益集团的反对下不了了之。
    现在大宋的利益集团同样庞大,特别是地主阶级,要真那么干,恐怕顷刻间全国满地狼烟,各路地主纷纷造反起义,大宋内部立即濒临崩溃了。
    所以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。
    “确实太苛刻了。”
    赵祯咳嗽了一声,随后说道:“除了这个办法以外,还有别的方法吗?”
    “只能一步步来了,等以后完成工业化,土地兼并的事情,其实就顺理成章地能解决,不过现在的话,暂时只能缝缝补补,在有限的条件下,缓和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。”
    赵骏叹息道。
    其实他也知道不可能土改。
    不过没关系。
    在生产力上,可以通过工业化来解决。
    大宋的船队其实去年就已经出海巡访美洲,顺利的话明年或者后年就能回来。
    哪怕此时的玉米、红薯、土豆之类的作物没有经过育种,产量没那么高,但作为副产作物,完全可以在山地、菜地、田土边上的边角料地区种植,不耽误主要农田。
    这样从侧面就能提高粮食产量。
    工业化后又能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从事制造业与纺织业,倒逼农村的地主降低地租来吸引人口,自然也能缓解土地矛盾。
    另外就是虽然现在工业化不太可能,不过可以推动教育的发展。只要把数理化推广下去,估计再过个十几年,集中力量兴办第一次工业革命,便能为将来打好基础。
    即便赵骏的数理化知识,仅限于小学到高中,但这已经足够了。
    剩下的。
    就交给后来人吧。
    “有什么具体方法吗?”
    吕夷简等人询问具体操作方式。
    不过赵祯却打断道:“好了,大孙刚刚回来,正是疲惫的时候,你们就不要围着问东问西了,有什么事情,明天再说吧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众人就只好应下。
    赵祯招来王守忠问了一下时间,得到的回应是已经下午申时,于是提议去延福宫那边坐坐。
    现在后苑已经成为了赵祯后宫的居所,由于害怕两个孩子住在毒皇宫里,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影响,所以干脆把后宫搬去了后苑,平时他住也在那边。
    这样商量事情就不好在后苑了,延福宫那边地方小是小了点,不过有个大院子,大家坐在屋子里喝喝茶,吃个饭,闲聊一下还是没问题。
    已是隆冬十二月初,今年汴梁没有下雪,不过天气确实寒冷,树木枯萎,落叶纷飞。
    众人转移到延福宫,宫中已经烧了炭火,让室内温暖如春。
    在延福宫聊了一会儿,就到了下午酉时,赵祯招呼大家吃完晚饭,天色就暗了下来,便各自要回去了。
    跟往常一样,吕夷简等人先告辞离开。
    随后赵祯从延福宫宫道上,一路送赵骏往西华门方向去。
    两个人并列走着,王守忠远远地跟在后面。
    “大孙啊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“你消瘦了,头发也白了。”
    “老哥你也是啊。”
    赵骏感叹道:“没想到我离开后,老哥你变化这么大,忧国忧民,惹得人憔悴啊。”
    赵祯就更觉得心虚,讪笑道:“都是为了大宋百姓嘛。”
    “这话我爱听。”
    赵骏也笑道:“百姓好,国家才稳定,国家稳定了,才能变强大。”
    “就是大孙你也得注意身体才是。”
    赵祯关心说道:“若是你操劳过度,身体有什么闪失,可是大宋的损失啊。”
    赵骏还是很感动于赵祯的关心。
    因为他能够感觉到赵祯是真的希望他身体健康。
    巡视期间,赵祯多次写信,希望他早点回来,不要在外面操劳。
    可以预见,至少在信任这一点上,赵祯还是完全相信他。
    这让赵骏很满意,以前的多次cpu,不是没有效果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seyuwen.com/book/86802/22471020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www.seyuwen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