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欲文 > 历史军事 > 大明守村人 > 大明守村人 第52节

大明守村人 第52节

推荐阅读:欲海折竹讽刺的情书(校园 破镜重圆h)炸厨房[综漫]黄暴碎片集她只单纯的好色而已(NPH)狼窝(nph,强制,性虐,bg)烂梨[父女]月亮为证(1v1,校园)逃亡路上和护卫恋爱了吾见观音(女尊)

    村子里居然单独打卤儿,卤儿一点都不比水鸡蛋便宜。
    小菜做工也讲究,黄瓜条咬一口,又韧又脆,是放蔫的?配上腌制好的蒜片,越吃越香。
    再看看其他的,方溃突然领悟,这哪里是做菜?分明是配药呢!
    配伍都是阴阳调和,寒的就给配个热的,阴的则对应阳的。
    香菜根姜丝、黄瓜蒜片、茄子蒜沫、熏鱼是黑鱼和鲢鱼搭配,一热一凉,腐乳性温。
    吃个早饭而已,要不要这么算计?
    他在震惊,朱闻天吃得香,若知道他的想法,一定会告诉他,这不是我刻意去想滴。
    我那时就这么吃,千百年来中华饮食文化智慧的结晶。
    就像腌制咸菜,都得说至少半个月,没人给出科学论据。
    但亚硝酸盐正好就是从开始到结束,十五天。
    从第三天开始,到七天是高峰,然后下降。
    做大酱,或者酱油,一次次发酵,六到八个月,把所有的细菌全干掉,然后再吃,是巧合不?
    饭,终究是会吃完的,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。
    完成任务的人也该离开了,里长告诉方溃,那个安宫牛黄丸没有任何问题。
    就是包装应该更好一些,能够多保存一段时间,蜡封,一定要蜡封。
    熏鸡的方子给周宗,额外带上村子里的十个大坛子,带小火盆,要求一路文火加热。
    这个有朱太一四人盯着做的,回去可以直接吃。
    不是什么好东西,佛跳墙而已。
    从海干货送来后,就开始买其他东西进行处理。
    昨天人来了,一顿加工,今天装坛,文火烧,理论上到地方正好。
    村子里的人也是晚上再吃,偷摸吃,外村的人实在供不起。
    明明已经吃完饭的周宗,闻到了味道,偏偏感觉又饿了。
    朱闻天陪着送别,闻着也馋。
    他觉得做菜无法真的按照地域分口味,佛跳墙是闽菜,闽菜以清淡为主。
    佛跳墙用的汤是浓鸡汤,就是漂很多鸡油的。
    而川菜重口味,麻辣的麻为先,却有一道菜叫开水白菜。
    这个不符合川菜,太清淡了,吊鸡汤把浓汤吊成清汤,然后浇在白菜心上。
    “就跟人一样,聪明和傻,不好区分的。嗯!嘿嘿嘿!”
    朱闻天挥手告别时想着事情,嘟囔了一句,随即笑出声。
    第61章 无须解释有脑补
    “知县,县中不忙了?”
    里长送走周宗的队伍,发现李知县等人没有回去的意思。
    李知县叹口气:“哪能不忙,一会儿县里的人就来,把要看的公文等送过来,我在这里办公。”
    昨天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公文,晚上处理好。
    等县中人到,把处理好的带回去,没处理的今天处理。
    下丘村来回换种和收割时期,他们必须盯着。
    水稻比平常增加一成半,在旱灾的情况下。
    比其他村子的高出来近三成,别的村子遭灾了。
    即便说别人没遭灾,多一成半,意味着什么?
    别人的粮食能吃三百天,下丘村的吃三百四十五天。
    别人有青黄不接的时候,下丘村没有。
    关键收完水稻后的地里还长着黄麻呢!
    黄麻籽能榨油,黄麻能卖钱,一年到头剩余很多。
    得看着、得记录,回头上报朝廷。
    涉及到民生,可不是开玩笑的,多一口饭就活下来,少一口会饿死。
    又要记录,又要管县里的事情,干脆在下丘村办公,辛苦下传递信息的人。
    县里眼下不忙,马上开始大面积收割水稻,二十二个村子的人手还在这边播种呢。
    李知县发现了,越穷越乱,谁家的狗把谁家的鸡咬死了,闹啊!
    现在狗把鸡咬死了,养狗的给点钱,养鸡的做好了鸡肉还能送给养狗的一些。
    百姓对将来有了期盼,不愿意为一点小事情耽误时间。
    帮下丘村种完麦子,回头自己收水稻,再跟下丘村借牲口,种油菜和苎麻。
    都忙着呢!哪有闲心为损失几文钱的事情耽误一天的时间?
    案件少了,自己就轻松了,秋收的事情,没看各村的里长在下丘村嘛!
    “晚上我多给你们挑几个大灯笼,在外面照着,这样屋子里的影子外面就看不到。”
    里长给出十分贴心的安排,又亮又有保护作用。
    他不在乎官员衙役在村子里多吃几口饭,别的村求都求不到。
    比如开条子,别的村子想开出来,各种证明要齐全。
    下丘村不用,说要什么,县里就给开什么。
    县里开不了的,知县写条子给知府,知府那边立即开。
    县里的衙役有时要进村问,看有逃民过来没?
    下丘村没人问啊!衙役帮忙干活呢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爹,下丘村送来吃的了。”朱标跑来。
    朱元璋刚处理完公务回家吃饭,心情不好,大明缺钱。
    听到儿子的声音,他露出笑容:“标儿莫急,今日快啊!”
    “送饭菜,本就是顺流,还调帆、人划桨,追着吃饭的时间到。”
    朱标呼呼喘息两口,他怕父皇和母后做好饭了,跑过来的。
    好多人看到太子不顾形象礼仪奔跑,却无人想着弹劾。
    人家太子是去见父母,孩子跑说明亲爹娘,稚子情深。
    关键不是这个,是当今陛下的心思,弹劾容易把自己给弄没了。
    “没吃呢,我这刚切了个黄瓜,想炒个鸡蛋,你别坐着,站起来慢慢走。”
    马皇后从厨房出来,看到老大那喘的样子,阻止宫女送水。
    “呼!没事儿,跑得急了,村子里送的菜可香了,用文火煲着呢!
    主食给准备四种,米饭、面条、米线,还有一种叫糖黄面的饼子。
    信中推荐说吃糖黄面饼,说做的工艺比其他的多,好吃,能当零嘴儿。”
    朱标介绍,他咽口水,之前闻到味道了。“快拿过来。”朱元璋现在对下丘村的饭菜有种特殊的期待。
    十个大坛子送上来,朱元璋过去掀开一个看看,咽口水。
    “留下两坛,其他的给你的弟弟妹妹们分分。”
    朱元璋选择跟家人分享,坛子大,看出来了,三个人也吃不完一坛子。
    那就分一分,子女多都照顾上。
    马皇后出声:“我等盛出一些,剩下的给宫中的人尝尝。”
    她是皇后,得照顾后宫。
    片刻后,三人一手抓着糖黄面的饼子,一手用匙子喝吃佛跳墙,桌子上还有撕开的熏鸡。
    “鲜、香,这是咱给人家送去的海货?咱有那么多,咋就做不出来这个味道?”
    朱元璋此刻就跟个寻常人家的男人差不多,说话实在,非常坦然。
    不过谁要是真把他当成‘老农’来看待,瞧不起,谁就缺心眼到家了。
    佛跳墙的工序一大堆,每种材料单独处理制作,最后才放在一起煲。
    “要方子,重八,要方子,他们对吃的方子不保密。”
    马皇后爱上了这个口感和味道,尤其是就着糖黄面饼吃,一咬一大口。
    糖黄面是精面粉和鸡蛋、牛奶、白糖混合后烤出来的。
    “娘,我这就写信,不过他们还给出了一百个以前没有的方子,和一些看上去平常的、咱们这里村落、乡间都有的药材。”
    朱标负责接触村子,方溃回来后倍加推崇,那个下丘村在行医方面太厉害了。
    厉害到什么程度?吃个早饭的主食与配的咸菜都按照做药方式来给。
    自己认识的药材,人家给炮制的规规矩矩的,挑不出丝毫毛病。
    就是里长总吹牛,明明与他没关系,他非要抢功。
    “重八,还得给好处,人家能于身边取材成药,太医院不知道的那种。
    咱们也不说千金市马骨让别的医学家族过来投靠,咱就说关键时刻,人家能救命。”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seyuwen.com/book/71839/18593394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www.seyuwen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